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性烦恼和性困惑  孩子学校障碍咨询  反社会行为  家庭内暴力  情绪障碍  出走  自杀  厌学  网瘾
人际交往的压力  动作行为异常    注意力不集中  孤独自闭   考前焦虑  口吃  秽语  叛逆  首页
 
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
孩子何时会被诊断...
青少年网络成瘾
0-18个月情绪...
影响恐惧情绪解读...
儿童恐惧心理的产...
积惧情结的迹象
儿童的恐惧情绪是...
善于接纳
孩儿童心理诊所:...
解除疲劳最常用的...
儿童心理咨询中父...
心理咨询师谈儿童...
考前焦虑   返回首页 > 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咨询
太原心理咨询师谈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是个体在考前预感到威胁,或在考试情境的激发下引起的一种不安的心理感受,它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学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此状态具体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焦虑、惊习疲悸、失眠或噩梦。有些大学生因精神过度紧张常常似睡非睡的状态度过好几天;还有的劳,与表现为食欲不振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到考试完毕但对有些学生来说则可能发展成考一生相伴的心理疾患。试焦考试是在竞争状态和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因此,每位考生面临考试虑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反应,但不同的人由于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考试类型及重要性程度的不同,引起的焦虑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小型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等,引起的焦虑反应较弱;一些重要的、大型的考试,如高考、研究生、出国等考试则会引起个体较强的考试焦虑。

      一般来说,焦虑程度分为三种,即低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高度焦虑。不同程度的焦虑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不同的,焦虑程度与考试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焦虑即适度焦虑,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大脑两半球正常的兴奋性和感受刺激性,给考生心理带来一定的紧张和压力,能激发考生始终处于思维的主动自觉状态,有助于提高智力活动的效果,使其更好地发挥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低焦虑程度的考生对考试持一种被动麻木状态,缺乏促进学习的迫切感和自我提高的驱动力,缺乏活力,思维消极甚至迟钝,因此考试成绩自然不好。高度焦虑的考生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考试及其结果产生了过度担忧,另一种是在考试过程中觉察到了危险或存在的潜在威胁而又处于无助和紊乱状态,其结果都会使考生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悸、气短、出汗、手脚发冷、尿频等,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坐立不安、内心恐惧、头脑发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紊乱、僵滞,因此只能胡乱作答,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影响考试焦虑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考生个体内在因素,又有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而各种因素又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某种外因与一定的内因结合时,就会导致强烈的考试焦虑的产生,从而使考生的心理和行为出现不适应性。

 1.客观因素(1)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压力。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健康的理解不够正确,不懂得心理卫生知识,拼命给孩子“加码”,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荣誉,对学生的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出国潮”越来越热,加上同学间的相互竞争,给考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思想包袱沉重,他们惟恐考试失败遭到别人耻笑,得不到奖学金或圆不了出国梦。(2)考试情境原因。考试情境是引发考生焦虑的直接原因,称为应激源,即引起紧张的刺激物。一般的小型考试,其应激源较弱,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较低,而特殊的关键性考试,则应激源较强,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较高。此外,考场内气氛紧张,监考人员过分严肃,或酷暑严寒等某些偶然因素的出现,都会对考生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形成焦虑。

2.主观因素学

(1)动机因素。大学生们在学习和考试前有不同的动机,这将影响其效果。一些人习疲考试动机太强,期望过高,如希望期末考出个好成绩以获得奖学金或荣誉称号;或顺利劳与通过研究生考试,将来找个好工作,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或在托福或考。试GRE等出国考试中得高分以早日出国镀金等然而过分的功利性和害怕考试失败必会焦造成情绪高度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反而使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思想开小差,虑考前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在考场上水平也不能正常发挥出来。

(2)生理因素。考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对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也有一定的影响。平时不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考前压力大,心理紧张,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因此,上了考场后头脑昏沉,记忆力下降,思维阻滞;再加上有些考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考前加班加点,造成缺乏睡眠、过度疲劳,无法正常发挥。

(3)心理因素。一定的遗传、环境和教育形成了个体的人格差异。有些大学生,由于遗传因素或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了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使之容易产生焦虑,这就是焦虑型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的人,经常处于紧张不安的心境状态,适应能力差,稍有压力就会产生紧张与恐慌。他们平时情绪不稳定,学习效率低,一旦遇到考试,就会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无法正确作答,结果很不理想。

(4)个体的认识评价能力。认知评价是造成应激源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项重要中间变量,考试情境能否引起考生的考试焦虑及焦虑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评价。当考生置身于考试情境的刺激下时,受已有学习经验的启示与调节,会形成对考试情境的觉知。拉扎勒斯认为:对应激源的评价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评价,即个体对应激源的性质和重要程度所做的评价,如考生对考试的性质、考试的利害关系的预测等,它决定个体有无必要对这种刺激进行防卫;第二阶段为次级评价,指个体对应激情景的危害性作出肯定识别后,所形成的有关对策的权衡和分析,如考生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价。次级评价对考生身心状况有重要影响,如果次级评价正确,即个体具有较强的理智和认识评价能力,能对当前问题作出恰当的分析,正确认识此次考试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控制个人的情绪,发挥良好的应试技能,就会顺利通过考试。相反,如果次级评价错误,个体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把考试情景觉察为对个人具有现实的危险或潜在的威胁,而又找不到一种合理的应对方式,那么他的焦虑反应便会加剧,并会出现逃避行为,在应考者心中留下烙印,这种感受与体验作为反馈信息输入到个体已有的经验结构中,在下次应试时发挥消极作用,造成恶性循环。

(5)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学生无论他如何聪明,平时不认真学习,没有真才实学,考试时就无从下笔。学生考试会不会产生焦虑及焦虑程度如何,与他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平时认真学习了,扎实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考试时,他就会胸有成竹地答题。相反,那些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或“临时抱佛脚”的同学,心中无底,考试时就容易产生紧张与焦虑情绪。

发布时间:2013-1-14 17:52:48 阅读:1964次 来源:原创
 

公司地址:总部:山西省太原市长风西街千峰南路口丽景苑5号楼5单元1902 分部:郑州市意大利国际大厦A座505室
电话:0351-6113738 13038081294 邮编:030021 邮箱:692181294@qq.com
Copyright 2009太原圆成心理咨询中心 婚恋心理咨询 山西太原心理咨询师 山西太原婚姻心理咨询 太原心理医生 成向东.

扫描二维码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